咨询热线:    189 5942 2282
   
霞浦滩涂摄影专业接待

 霞浦东方摄影旅游网

  



手机访客点此访问本站...
五百年前,霞浦人发明的扦竹养蛎,富饶了霞浦滩涂!
来源: | 作者:xpkanghui | 发布时间: 2020-06-11 | 91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越是天气寒冷的冬天,海蛎越是肥美鲜嫩,霞浦等闽东水域有着丰富的海泥和浮游生物,是海蛎生长的最佳地带之一。老渔民常说“冬吃牡蛎夏吃蛤!”,千万不要错过这美味的海鲜盛宴。

自古以来,海边人就有着采食海蛎的习惯。退潮时,妇女们用特制的工具直接将海蛎肉从礁石上剥离下来,虽然很小,但是味道异常鲜美。用海水洗净后带回家,烹制出各式渔家饭食和菜肴。



野生环境的海蛎分布密集,生长期缓慢,且采集起来费事,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这种美味的需求,为了提高产量和便于养殖和采收,古人发明了“扦竹养蛎”的人工养殖方法,做法是将约一人高,手指粗细的竹子扦插在海涂上,让海蛎在其上生长。

大多数人都知道海蛎子味道鲜美、营养丰富,可是少有人知道这个外表粗糙、内里细嫩的贝类是怎么长成的,让一系列图片告诉你吧。
海蛎又称牡蛎等,生长在内河与海水交界海涂潮间带的礁石上,它是海中珍馐。但野生牡蛎产量有限,采挖不便。据《食蚝诗》记述:我国宋代就有“扦竹养蛎”人工养殖海蛎。

传统的海蛎养殖方法是用约一人高,手指粗细的竹子扦插在海涂上来模仿礁石,让海蛎生长在竹子上,人们把这种海蛎称为“蛎竹”。闽东一带的海蛎养殖户通常在冬季农闲期间上山采集这种蛎竹。

“小满”到“芒种”期间是牡蛎的繁殖期。蛎农要及时出海“引苗”,即让海水中的海蛎苗吸附在“蛎竹”上。运“蛎竹”的小船通常选择海水平潮时出海。

海蛎苗活跃在海水流速较快的地方,所以“引苗”的竹子要扦插在海涂潮间带低潮区的港道侧壁上。由于这些位子较为陡峭,水流急,为了便于固定“蛎竹”,蛎农要挖整出较为平坦的“蛎埕”。

可用来“引苗”的海涂港道侧壁有限,蛎农们在约定的海域中选择合适的海涂来“引苗”。

海蛎养殖的成败在于是否成功“引苗”。人们把竹子搭成礁石状的“蛎崮”,在“蛎崮”内部空间形成一定的缓流区,使海蛎苗在较急的潮水中能较好地附着在竹子。

“蛎崮”密集排列的竹子的结构也有效地利用海涂,“蛎崮”有的只有几米长,有的达百多米。

“蜊崮”内部的空间,成了虾蟹、跳跳鱼、章鱼等海涂生物绝佳栖息地。蜊农常在“蛎崮”外置放笼网,每一个潮水的涨退,蛎农都有不少的收获。

一段时间后,当蛎崮上竹子长有芝麻大小的蛎苗时,表示引苗成功。

竹蛎的生长周期大约为两年,农历十月左右要拆掉“蛎崮”,把生长有蜊苗的竹子移到海涂中潮区种植。

海蛎以海水浮游生物为食,这与蛎竹下的海涂生物形成共生作用。蛎竹下的诸多螺蛳、海蜈蚣软体等海涂生物成为特色的蛎竹下的美食,这给讨小海的人们额外的收获。

经过一年多的生长,为使竹蜊更鲜甜,第二年十月将蜊竹再次移植到靠近内港盐分浓度较低的低潮区暂养。

蛎竹为海涂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,涨潮时为鱼类提供觅食和繁殖场所,也成为海鸟的天堂。所以竹蜊养殖具有高效的生态效应。

冬至到第二年的清明期间是海蛎收获的最佳季节。采收海蛎的小船在海水平潮后出海,当蛎竹露出水面时,便可直接拔出蛎竹。

当采收好的海蛎时,海水潮位已经很低了,再加上满船的海蛎,船只要在海中等待海水再次潮水才能返航。
一次出海采收大约需要6个小时以上。蛎农这期间或受太阳暴晒,或海风侵袭,尤其是海涂中小黑蚊的叮咬等,一旦海水返潮时,人们急切地靠岸。

牡蛎养殖是以家庭为单位的,一个家庭养牡蛎年收入通常在数万至十几万元之间。

人们用小锥子将竹蛎壳撬开,刮出海蛎肉,这叫“开蛎”。竹蛎它具有个小壳薄、肉瘦不腴、味甘不腥,可做主菜,也可做配料。

“开蛎”是纯手工活,在春节期间,市场海蛎需求量大,一些养殖大户将蛎竹拉到附近农户,让妇女老人来帮助开蛎。

开蛎后的竹子经过简单处理,可以再次进行海蛎养殖。海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是煅烧石灰的优质原料,千百年来闽东沿海一带的建筑,造木船补缝都是用这种蛎灰。所以“扦竹养蛎”直接影响着传统的建筑业、造船业;对人、社会、自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。
刚捕上来的牡蛎非常新鲜,撬开后肉身呈浅绿色,肉质嫩,味道鲜。有名的一道菜就是:生醉海蛎~

除了生吃,海蛎肉还可以炸蛎黄,蘸着椒盐,外焦里嫩,香酥鲜脆。

海蛎豆腐紫菜汤也是冬天不可缺少的“大菜”,酸酸辣辣,开胃可口。

海蛎煎蛋,色香味俱全,味道特别鲜嫩,回味无穷。

喜欢吃海鲜的朋友不要错过冬天的海蛎,去码头走走看看,那里滩涂边的一艘艘装牡蛎小船成排结队,刚采收上来的牡蛎堆成了小山,买几斤回家大快朵颐吧!